人Gen人AI:生成式AI在教學與學術上的應用

人Gen人AI:生成式AI在教學與學術上的應用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發佈時間: 2024-05-09 11:17:04

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於4月25日下午辦理「AI知能系列工作坊」第三場活動,特別邀請本校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張雨霖老師向與會者分享自己在教學及學術上的運用。本次共有超過177位共同參與。

雨霖老師首先提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AI究竟會不會取代人?」他認為AI確實會取代一部分的人類工作,但只是其中一部分,AI現階段發展多是為了簡化和提升工作流程。他強調與其擔心AI取代人,應該關注如何善用AI,將其視為日新又新的個人助理。

接著,雨霖老師詳細介紹多種生成式AI模型平台,從輸入與輸出的模態、是否連結查詢引擎等,他提出若考慮使用免費平台,現階段推薦使用Claude;若使用付費平台,則依個人需求如翻譯長文、讀圖、生圖、整合office,使用相應AI平台。在操作AI時,雨霖老師將AI指令分為「真實性」與「創意性」兩類,前者基於事實回覆,後者則仰賴AI的創造表現。然而,不論是哪種AI都有相同「人設」(人物設定):不是搜尋引擎、回答都有隨機性、傾向給明確答案及不主動反問使用者。另外,雨霖老師進一步比較生成式AI與搜尋引擎(如google)的差異,前者著重「生成內容」,且更適合作為任務分析、創意協作及資訊判斷的工具。

 Prompt(提示詞)的精確使用是優化生成式AI產出的最大關鍵。雨霖老師使用「設」(人設背景)、「標」(任務目標)、「限」(條件限制)、「果」(結果格式)等四字提示結構說明如何撰寫提示詞。張老師舉例說:「有次請老師使用AI查附近中學,老師提示詞為『樹林附近的中學有哪些?』對我們而言,樹林是新北市的一個行政區,但在沒有清楚設定限制的情況下,AI會誤解為一般性的樹林。」從老師提出的具體案例可見,AI需要使用者精確的提問,才能獲得較好AI產出。最後,雨霖老師透過實例說明生成式AI在教學與學術應用,包括運用AI輔助備課、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尺規評量學習表現、閱讀文獻、撰寫論文及提升寫作素養等,讓與會師生更清晰地瞭解AI在教育場域的實際運用。

 

「AI知能系列工作坊」下一場活動將邀請宜蘭中山國小林穎俊老師,分享有關ChatGPT應用於教學之經驗,一同探索創新教學方法。誠摯邀請校內(外)各系所學生及師長踴躍報名參與。詳細活動資訊請上教發中心網站:https://reurl.cc/3XOeZO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