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棟老師(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呂國棟老師(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發佈時間: 2021-01-29 10:00:46

求學是一條充滿感恩的道路

        「只能提到兩位老師嗎?」國棟老師在回想印象深刻的教師時,對如何多中取一感到苦惱,求學的道路漫長,許多恩師都為他上了深遠的一課。在高中階段,最讓國棟老師印象深刻的是學校的教務主任及校長,在國棟老師的求學生涯,教師的教學模式多以「權威教育」為主,因此和藹的主任及校長讓國棟老師有很多的感謝。主任對待學生採取寬容的態度,對學子不以嚴厲待之,而是以體諒、理解的態度面對學生;校長也是以同樣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同時強調學生應該「學會承擔責任」,為自己的表現負責,如何溫柔對待學生,又同時教導學生學習負責的態度,也成為國棟老師相當注重的課題。

        研究所階段的指導教授們,也是國棟老師十分感念的恩師。當老師碩士階段遭遇到一些困難時,指導教授給予國棟老師許多鼓勵,其中令他最難以忘懷的是,鼓勵老師「不要讓他人決定你能做什麼」,教授的鼓勵成了國棟老師面對挫折的力量。博士時期的指導教授在實驗室整個燒毁後,仍能簡單地和學生說聲我們先泡杯咖啡吧,這種從容不迫、泰然自若的態度,及面對各樣的人都能與人為善,都成為國棟老師銘記在心的信念。

充滿意外的奇幻旅程,最後落腳師大

起初國棟老師希望能夠找到以研究為主的工作,成為教師不在人生藍圖之中。來到師大任教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本來考量家庭因素,國棟老師有不同的任教規劃,但師大的研究自由度、硬體設備充足等特色,都讓國棟老師對師大有了歸屬感。

        國棟老師認為師大的特色就是「多元」,師大多元之處在於「面對的族群」,師大所接觸到的不只是大學學生,進修教師、國高中端補救教學學生、科學奧林匹克參賽者等等,如何面對不同的受眾,都能有效傳達專業知識,這是師大教師需要面對的挑戰。

        國棟老師在師大也開設通識課,面對來自不同學院、系所的學生,要如何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一大挑戰。老師開設的課程為「生理心理學」,這堂課程在特定系所是必修課程,從必修到通識課,知識量的拿捏、難度的深淺,活化自己的教學內容,來引起學生學習動機,都是國棟老師十分關心之處。

做一個充滿彈性的教師,在各領域取捨拿捏

教學、服務、研究作為大學教授需要掌握的三個面向,國棟老師也有很深的心得。「其實師大教授需要負責的服務真的很多」國棟老師感慨地說。起初來到師大,國棟老師便接下了台灣生物奧林匹亞國手的培訓教師,後來也擔任台灣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委員會委員等,其他能力競賽、科展活動,也都持續服務。教學的部分,一開始進入師大時,國棟老師開設相當多不同的課程,後來才漸趨穩定,如此也使得國棟老師得以更專心的精進自己的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研究方面,國棟老師認為只要規律的執行,與協助實驗的學生有良好的配合,就不是大問題。

        「我認為大學仍然是一個教學的場所,老師應該要銘記在心。」國棟老師認為「教學」仍然是大學教授的首要目標,即便業務面向不只有教學,如何發展出以教學為主,其他為輔的模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透過精進,追求更好的課程風景

國棟老師分享他如何精進自己開設的課程,由於生命科學的典範轉移快速,如何掌握「教材」,成為了老師首要的目標。「我選擇課本,通常都是以原文書為主」原文書的更新速度很快,若是等待中譯本,也許就會與最新版本相差數版,所以在教材使用上,國棟老師總是特別留意,也常常瀏覽其他開設同樣課程的一流國內外大學,是使用什麼書作為上課用書,做為自己更新教材的依據。

        關於教學發展中心的資源,國棟老師認為「同儕觀課」給他的幫助很大,不只是校內教師的互相觀摩,也有機會到外校觀課,透過觀察其他課堂的師生互動,也能讓自己所開設的課程,有更多的可能性。

學會「謙卑」,「教」的同時也是「學」

        「其實很多時候,是學生在教你東西。」國棟老師認為教與學是一種「互為主體」的關係,當老師授課時,學生的反應及回饋,同時也是讓老師檢驗自己教學狀況的方式。有的時候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會讓老師有更多的思考,當學生從不同的觀點切入問題時,也可能開闊了老師的視野,因此在面對學生時,國棟老師總會抱持著更謙卑的姿態。「我只是學得比他們早,不見得比他們多。」國棟老師肯定地說。

        國棟老師也鼓勵其他教師,能夠多加自我精進,更勇於透過學校資源來提升自己,他認為很多教師也許知道學校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教師精進,但卻因為「不知道那些幫助有多重要」而忽視了這些資源,若能將這些資源善加利用,必定會激盪出更好的教學內容,讓課程更加飽滿、豐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