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輔導學習社群計畫期末分享座談會-經驗傳承,分享、精進、成長

課業輔導學習社群計畫期末分享座談會-經驗傳承,分享、精進、成長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學生學習促進組
發佈時間: 2020-12-31 14:23:45

【記者蘇立維/報導】教學發展中心於12月29日辦理「課業輔導學習社群計畫」期末分享座談會,有七組學習社群分享執行經驗及整體計畫的反思。座談會一開始,劉美慧教務長感謝老師、專責導師及同學投入計畫,一同協助學習困難的同學。教學發展中心林子斌主任亦提到本次特別邀請各系所主任、專責導師來到座談會,希望將學習社群計畫更加推廣,也作為各系所推動類似活動的參考依據。

 

 

熱忱與知識兼顧,打造全方位學習

        地科系「化學變化課輔社群」由化學系同學作為輔導員,化學系與地科系同樣修習普通化學(甲)課程,但深度及廣度卻有所不同。輔導員同學在設計課程時以「補救教學」為主,透過「課程重點地圖」及「基本作業習作」,加強普通化學基本的架構及知識基礎,除了清晰老師上課講述的主要架構,授課未及之細節,也是輔導員著重之處,引起同學學習動機的方面也不遺餘力。

        地科系「連續極限研習微積分課程社群」及科技系「微積分討論會」皆探討微積分議題。地科系學習社群透過專責導師作為聯繫同學們的平台,邀請有微積分學習困難同學一同參與學習社群。因為專責導師的串連,參與同學的數量也變得比想像中龐大,但出席狀況也成了一大挑戰,透過錄製授課影片,克服同學們時間、時空難以配合的困境。科技系微積分學習社群則以「社群軟體群組」及「雲端作業繳交」來克服出席率不佳的問題,並以「解題手稿」作為重點複習的方式,額外援引線上微積分學習資源作為教學輔助,豐富同學的學習資源及學習方式。

教/學位置的流轉,從讀書會到學習社群

        數學系「數學分析社群」是由同學自組的讀書會改組而成。社群運作的形式也參考了讀書會的概念,每週由不同的社群同學進行講述,透過輪流教/學的方式,讓同學從「會寫不會教」,進展到教學、習作兩全的學習模式。社群課程聚焦於老師授課無法詳述之處,如公式的完整推導步驟等等,公式生成的背景探討,也有助於同學對數學基礎知識的再爬梳及整理,奠基知識以面對晦澀的課程。

語言學習的更多可能,社群串聯教師

        東亞系「初級、中級韓文課業輔導學習社群」作為本學期唯一的語言學習相關社群,也找到了特別的教學方式。透過課程以外的時間,額外開設兩個時段來加強練習。本次申請的輔導員,於去年也是學習社群的輔導對象,因此對學習社群的熱忱及使命感更加深刻。課程設計以教師授課為主,輔導員隨即協助每位同學學習困難之處,隨時注意同學發音狀況並給予建議,透過緊密的教學網絡,即時協助每位語言學習者,以維持同學對語言學習的熱忱。

 

鎖定僑外生,客製學習情境

        公領系「僑外生法政專業課程知能提升社群」及「僑外生政經專業課程知能提升社群」鎖定協助對象為僑生及外生,討論涉及法學、政治學、經濟學,輔導同學特別關注僑外生學習背景不同,並以「國內時事」及「國際議題」作為主要討論要點,以具體事件引起同學動機,議題討論也有助於同學論述能力的培養,經濟學方面則以題目實作做為課程內容,培養經濟學的紮實能力。學習社群也緊密關注參與同學的狀況,期中考之後也以表單問卷作為後續課程安排的依據,透過滾動式修正,調整課程內容,找到對學生有直接幫助的課程方式。

社群影響擴大,社群之外的「展望」

        這次的座談分享中,許多組別也提出具體的數據,證明學習社群對輔導學生成績的提升有直接的幫助,並向與會者分享參加社群同學的回饋心得,回饋心得充滿感謝,許多同學表示不論是在課業成績或是學習熱忱上都有所提升。各組在面對時、空間難以完善的問題,也提出解決方法:社群軟體群組及錄製課程影片的方式都是值得學習之處。

        林子斌主任於座談會的尾聲肯定同學的社群貢獻,也指出學習社群中有許多珍貴的學習資源,如輔導員們授課的課程影片、考前準備的重點整理,都可以是更長遠,不僅止於一學期的學習資源,供同學們參考及使用,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習社群的影響擴展得更大、更遠。

<109-1學習社群輔導員定位及輔導策略整理>

一、輔導員定位

輔導員授課(知識類型課程:微積分、化學、數學)

輔導員帶領議題(議題類型課程:政治學、法學)

輔導員擔任助教(語言學習課程)

二、輔導策略

授課同時錄製影片供沒辦法到的同學觀看(實體加數位)

社群軟體群組(line群組)學生有問題可以直接問,輔導員也可以馬上答

雲端繳交作業(避免學生缺況而無法繳交作業的問題)

重點整理、懶人包(考前猜題、解題手稿等自製教材)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