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輔導學習社群期末分享:走出新格局,從自主學習與培養思考開始
發佈時間: 2021-06-25 11:46:28
為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並協助學生解決學業上之困難與疑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鼓勵校內師生共同組成6人以上學習社群,希冀藉由同儕間相互合作與討論,發展多元學習議題或主題,促進學生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本學期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於6月15日辦理「2021六藝講會 教學及研究的相遇-探究教學實踐研究之開展」線上活動,於課輔社群計畫期末分享會,邀請各社群課業輔導員分享教學實況與回饋,展現學生學習社群成果。本學期由理學院院長陳焜銘教授、數學系副系主任林延輯教授、化學系葉怡均教授、李立旻專責導師、侯政宏專責導師、莊善媛專責導師以及游嵐凱專責導師的帶領,共計成立8組社群。
跨國交流走進不同文化 共好與合作共創教學新篇章
近年來,越來越多外國學生或華裔僑生加入師大,母語為非中文的學生們容易遇到語言隔閡及詞彙理解上的困難,進而造成無法順利學習專業知能,失去原本對於學習的熱忱。公領系李立旻專責導師、國文系游嵐凱專責導師針對語言理解困難的學生成立「僑外生法政專業課程知能提升社群」、「僑外生政經專業課程知能提升社群」及「深入國概,有理探究國學社群」主要鎖定僑生及外籍生,採用小班制方式教學,由課輔員及學生共同規劃學習策略,以專業科目學習為主,將教材翻譯,使學生在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力同時成長。
課輔員表示由於各國文化背景差異及教學歷程的不同,在教學上,針對每位學生需要適性適才,除了固有的教學模式外,在課堂間也會多加利用遊戲方式增加雙方間彼此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意願,使教學系統化且富效率。
跨越系所藩籬 多元學習模式
為了透過社群計畫更深入協助需要幫忙的學生,針對較為困難的學科例如:微積分、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等科目,由理學院院長陳焜銘教授及化學系葉怡均教授成立「有機化學輔導學習社群」、「普通化學課輔社群」,透過社群課輔員協助同學突破難關,從一開始完全沒有頭緒,到後來的得心應手,不只帶來課業收穫,同時使學生在學習表現會更有自信心,明白挑戰困難及突破瓶頸的勇氣,而教師退居教學二線,適時傾聽學生的困難並運用教師專業,找出協助學生的方式,一同發展多元學習議題,開拓不同專業領域,強化或補足專業知識。
此外,善用線上資源進行結合,使用Google、Moodle和Line群組等平台作為班級間的聯繫,使班級間能共有、共享學習資源,有效掌握學習資訊。
兩個社群課輔員一致認為在課堂上,能直接了解學生的問題並給予協助,於課後,主動關心學生學習情形,希望學生能確實將知識及其原理融會貫通,而非硬記。在協助學生同時,也能訓練自己的專業知識及邏輯思考,增進教學經驗。
共行共學共創 鍛鍊思考歷程
針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爬櫛與彙整,奠定基礎觀念以面對晦澀的課題,由數學系副系主任林延輯教授、侯政宏專責導師及莊善媛專責導師所帶領的「數學分析社群」、「連續極限研習微積分課輔社群」、「微積分討論會」主要探討數理應用,在課業輔導過程中,仍然保有傳統一對多講述教學的方式,但同時學生們盡力使輔導方式更活潑多元,透過同儕相互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分享自己的解題方法,使彼此有機會互相了解不同的邏輯思考。為了加深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印象,課後也會指派作業,讓學生於課外時間有機會接觸新的課題,並藉考古題帶領他們做實務討論。
對於本學期的社群,課輔員表示由於數理相關科目較為艱澀難懂,因此在實際教學現場仍無法如同師長於台上教學一般順利,因此針對教材準備及教學方法上,需要多加以分析,才能更容易掌握教材學習重點,設計出相關課題。同時,於課堂間透過錄影方式,供當周不便到課輔的學生補課,也使學生課後有機會再次複習。
回歸教育本質 共同學習相互成長
本次期末發表會,除了提供優良社群發表的舞臺、更重要的是讓同學們藉由觀摩優秀作品「看看別人怎麼做」,找到讓「課業輔導學習社群」運作更好的關鍵。而面對各社群的回饋,讓我們從新回到學習的本質,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學習成為自己的主人,把共學的觸角拉得更寬更廣。學習已經不在完全仰賴書本、個人,從社群分享會中,可以理解同儕的力量也能很強烈,無論是哪一個領域的社群,團體都不斷地強化個體的鑑別度,一個人學習恐淪為孤獨的井底之蛙,社群集體學習便是鼓勵你我爬出井外,和更多身邊的人共同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