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典範

郭君逸老師(數學系)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發佈時間: 2016-06-28 17:58:12

獲獎教師介紹

服務單位:數學系

專長領域:交換式聯結網路、最優分割、組合數學、魔術方塊

說起數學系的郭君逸老師,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魔術方塊和五花八門的數學遊戲,但是他更讓人敬佩的是教學的熱情,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洞察。

喜歡看到學生學習的喜悅

  大學畢業自高師大的君逸老師,碩、博士皆就讀於交通大學,因為一直都很喜歡當老師,也很喜歡師大,所以當初尋找教職時,只投遞了高師大和臺師大,連中二元,最後選擇到臺師大服務。至於為什麼喜歡當老師?他說是因為喜歡教學,喜歡看到同學學會了某樣東西很開心的樣子。例如轉魔術方塊,許多同學本來覺得自己做不到,但經過他指點訣竅後終於成功,克服困難後自然流露的喜悅之情,就是君逸老師最大的回報,也是他熱衷教學的動力。

希望與學生接觸更多

  如何拿捏與學生的距離沒有標準答案,有些老師永遠為學生留一扇門,卻未必會主動介入學生的生活圈;也有的老師喜歡與學生打成一片,相處零距離,君逸老師傾向後者。

  剛來到師大的君逸老師,一開始教的是外系的微積分課程,和數學系相比,君逸老師發現外系學生雖然出席率很高,但學習意願卻不高,不過「他們就算不想聽也還是會來,沒興趣還是會努力」。面對不同科系、不同背景的同學,君逸老師努力調整課程的難易度,選擇適合多數人的難度講解,碰到沒學過的基礎時從頭講過,這樣雖然讓課程進度較慢,但也紮紮實實地讓學生掌握了微積分的基本內容。

  君逸老師喜歡跟學生互動,私底下與學生打成一片,下課時看到學生在玩手機,也常好奇詢問學生在玩些什麼,無形中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他很喜歡在數學系上課,因為與學生同在系館裡,讓師生有更多的互動機會,有時在走廊巧遇,都能和學生聊聊近況。他尤其喜歡上大一的課,因為大一剛入學,整個班一起選某門課,他說:「教大一的課常會連帶擔任他們的導師」,如此一來,師生相處的時間自然更多。相較之下,年級愈長,慢慢就變成三五成群、各自修課,反而不像一個「班級」了。

  除了平時相處,君逸老師也常在社群網絡上與學生互動,「像有時候同學在臉書上討論到老師,就會有學生tag我去看。」由這些小地方可以想見,同學們平時與君逸老師相處就好像朋友一般自然。

用遊戲呈現理論

  在許多小地方,都能看到君逸老師對教學的熱情。在他的研究室裡,除了擺滿整座展示櫃的不同種類的魔術方塊之外,還收藏了各種與數學理論相關的數學玩具,這些大多是他在平時透過網拍、專賣店等管道搜集而來的。除了實體的玩具,他還搜集相關的app遊戲,在理論講解完之後,他常以這些教具讓學生瞭解數學的應用方式。例如在離散數學的課堂上,他發給每位學生一個四位數的密碼鎖,學生必須在下課前找出密碼,掛上自己的名字交回,君逸老師說,這看似困難,其實只有七十二組可能,若一秒嘗試一個,兩分鐘內就能破解了。

  時下最夯的《Pokemon GO》,也是君逸老師上課的題材,他帶入數學理論找出最短路徑,讓學生知道「數學可以怎麼用」。因為與學生亦師亦友,學生若發現了其他有趣的數學玩具或是app程式,也常主動分享給君逸老師,讓他的教學更豐富。

多學一些總是有用的

  曾經有學生問過君逸老師:「學這些要做什麼?」學生之所以這樣問,背後的想法是他們「不想學」,不想學可能是因為懶散,但也可能是因為不知為何而戰。不過君逸老師很坦白地說,許多數學理論無法立刻就能派上用場,更多的時候,是日後某些場合突然想到,以前學過的某些理論好像能應用在這裡,然後才回過頭去複習。所以他認為,在有限的課堂中,教學的意義只是引學生入門,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並試著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知道未來可以怎麼運用。

  君逸老師認為,在學校「多學一些東西總是有用的」,雖然未來可能只有百分之十馬上派得上用場,但仍勝過「書到用時方恨少」。他接著提到,在學校是什麼都學、來者不拒,出社會後是為了解決問題去找方法,找到之後再深入學習,但若無求學階段的廣泛學習,出社會後碰到問題時也不會「想起」解決問題的方法。君逸老師說,例如高鐵票有時候分段買比較便宜,有時候整段買比較便宜,這時候就可以寫個app程式來找出買票的「最佳解」,不但自利,也可利人。

「轉」開學生的心扉

  某個學期,君逸老師曾接到特教中心打來的電話,通知系上有一位需要關切的學生,這位同學初時不太喜歡說話,卻受君逸老師課堂上的魔術方塊吸引,常來老師的研究室轉魔術方塊。君逸老師說,這位同學其實很聰明,甚至自己寫了一本麻將機率的分析筆記,還主動分享,得到大家的肯定。同學們若有數學相關的問題,也會徵詢他的看法,於是他漸漸地成為同儕中的核心人物,回顧種種,或許最初因魔術方塊結下的師生緣,正是他打開心扉的契機吧。

教學的意義

  談到教學的意義,君逸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把所有知識塞給學生反而是次要的,實際上在有限的課堂上也不可能做到。可見對他來說,老師的角色應是啟發者,引領學生入門,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後續的發展就得靠學生自己努力了。

  而好的老師也不能停在原地,同樣一門課、同一本教科書教久了,雖然熟能生巧,但久而久之容易養成「今天來上課就是把進度講完」的心態。老師的態度會影響學生的感受,君逸老師喜歡看到學生學到東西後「眼睛一亮」的感覺,相反地,如果察覺學生「眼神不對」、發現學生開始做自己的事情,可能就是應調整教學的警訊了。所以適時換一門課、換一本教科書,不只是給自己新的挑戰,讓自己持續學習、充電,上起課來也會更起勁,連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理念

第一點就是提起學生興趣,找一些相關的題材而不是只有課文的內容,第二點就是提起我自己的興趣,準備這個課程的時候也相當於我自己在學習,教書的時候就好像是我在分享我的心得,第三點就是要親近學生,跟學生亦師益友。

得獎感言

這一次能夠得獎我覺得有一點的幸運,因為系上老師極力的推薦,感謝我們的主任、感謝系上的老師,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同學的支持,讓我能夠有動力去申請這個獎項。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