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典範

吳淑禎老師(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發佈時間: 2016-06-28 17:54:01

獲獎教師介紹

服務單位: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專長領域:師資培育、輔導與諮商、生涯與學習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的吳淑禎老師,是師大許多同學接觸輔導領域的啟蒙老師,在課堂上,她不只傳授輔導知能,更將其實踐在與同學的日常互動中。

看見工作的樂趣

  淑禎老師的研究領域雖是輔導諮商與生涯學習,但她在大學時,曾就讀國際貿易系。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到貿易公司工讀,讓她了解到「工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必須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仔細思索未來要做的工作之後,才轉系到輔導與諮商學系,並從事教職。

  大學畢業後,她曾到小學服務,那時碰到一位腦性麻痺的小孩,總是由奶奶接送上下學,由於行動不便,在校內若需要上下樓層,也是由淑禎老師協助。跟他互動的時候,讓淑禎老師感覺到輔導是一門「能幫助到別人」的學問,能夠在相互尊重與信任中,進入學生的生命了解他的人生故事與課題。為了能夠再精進自己在諮商輔導的專業,所以她選擇再次回到母校彰化師大完成諮商碩士與博士的進修。

  在學習的路上,淑禎老師提及許多生涯楷模。例如,當時在彰化師大任教的林幸台老師(隨後在本校臺師大復健諮商所任教)終身為身心障礙者的復健、就業與生涯而努力,不求回報;在文化國小任教時的高敏麗主任,以人為本,關懷校內每位學生與教職員的幸福,二位教師都展現對人的關懷,也深刻影響淑禎老師對教育的看法。

信任可以長出更多能力

  在來到師大之前,淑禎老師先後在東吳大學、致理技術學院以及開南大學服務過,尤其擔任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創系系主任,將生涯輔導的專業融入觀光餐旅業,也再次取得觀光領域的碩士學位,以跨領域的專業,致力實習規劃與產學接軌,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淑禎老師一直很感謝這些任教學校對她的信任,讓自己在「被信任」的氛圍中,發揮所長,樂在教學與培育學生,同時也讓她更為體悟,當學生能被信任,就更能接納自己、開展出更多能力。這些過往的經驗與人脈累積,也為淑禎老師來到師大後,在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的就業輔導組長與中心主任任內,提供重要資源,推動師大的職涯輔導業務。

  淑禎老師在師大以培育中等教育師資為志業,對於中小學教師的學生輔導至為關心,長期在課餘時間或寒暑假,協助中小學教師進行心靈導師研習。她之所以看重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一方面在於此一階段的發展,是孩子建立自己生活型態或稱性格的重要時期,也是面對人生課題的重要準備期。另方面,也與淑禎老師過去曾在中小學任教的經驗有關。那時她曾遇到一位父母正協議離婚的孩子,但有一天這孩子發現,只要一直搗蛋,就能讓父母把焦點放在他身上,沒時間思考離婚的事情。這件事讓淑禎老師發現,「每個孩子在他的成長歷程中,會用他覺得有效的方式來達成他所要的目標」,所以家庭中的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第一個老師,更是孩子建立生活型態的啟蒙者。如果家庭功能無法發揮,那麼中小學教育就是孩子改變生活型態的關鍵場所。

看見學生的需要

  每個人都需要與人有所連結、需要在所處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得自己有能力,但也許在成長過程中所建立的方式不當或沒有預備好,導致方向錯誤,以自卑、自大甚至自傷、傷人的方式在家庭、學校、社會過生活。教師的角色,要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自主,也要在學生個人無法解決困難時,給予協助與陪伴。曾經有個學生,他的左邊耳朵因故失去聽力,然而為了取得自己嚮往已久的實習機會,在面試時沒有據實告知業主。取得工作後,他始終無法釋懷,飽受內心煎熬,為了此事,他在淑禎面前痛哭。此外,也有學生無法忍受寂寞,不斷地認識異性或是因為失戀,看不到未來的目標,淑禎老師傾聽他們的苦,更陪伴他們走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十幾年前,在同性戀較不被接受的時代,她也曾陪伴一位同性戀學生,這位學生的媽媽覺得他很「髒」,更怕他會把同性戀「傳染」給弟弟,把他的物品和弟弟區隔開來,甚至到校要求老師把孩子變回異性戀,並威脅要斷絕家庭關係。淑禎老師陪伴他走過了那段青春歲月,轉眼十餘年,近年收到他的來信,原來他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並受聘留在國外任教,而媽媽也逐漸認識同性戀,對孩子的性取向漸能尊重與接納。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生命課題,不論是「面對器官缺陷」、「面對孤獨」或「面對自己的性別認同」等課題,淑禎老師總是陪伴著他們成長。

不只是知識傳遞,更是道德價值與社會情懷的引導者

  要規劃一門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並非易事,學生的需要因時代不同而改變,更何況學海無涯,上課時間又十分有限,如何取捨拿捏,正是為人師者的考驗。

  師培課程讓各系所不同背景的學生聚在一起,激盪學習的靈感,有時也不小心擦槍走火。淑禎老師提到曾有學生分組報告,因彼此的想法不同以及組內有人延誤上傳要討論的資料,結果在課堂報告時竟當著全班的面吵起來了,「同學可能整學期上什麼都忘了,但一定記得這節課」,淑禎老師說,「其他同學不只看好戲,也從老師的介入處理做學習」。如何讓整組同學都有表達溝通的機會,彼此都能保持風度,釐清衝突點、期待、以及解決方式,並能再次修復關係是很重要的一堂課。

  每學期的教程課程,常會有修課學生因為要到中學進行一個月的短期教學實習與觀摩而與師大教程的修課時間衝突。此種情況,很容易看到學生處理請假的風格。淑禎老師說,學生請假的方式很多元,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在開學前便會來信說明自己哪幾堂課無法出席,所以會到淑禎老師的另一門課「補課」、也有學生私下與老師約時間補課、也有學生在實習結束後,才發現自己不僅沒有辦理請假,也沒有交作業,甚至要老師提醒,才來參加補考。課堂上發生的大小事,都讓教淑禎老師對於「如何當一位老師」有更多的學習與收穫。由於這些經驗,淑禎老師也會在課堂與學生討論「如何當學生」,從「分組報告會遇到什麼問題?碰到這些問題時可以怎麼處理?」到「請假可以有哪些方式?老師期望你選擇哪種方式?」,希望他們可以學習尊重自己、尊重身旁的人。

  面對現在學生的課程意見,淑禎老師認為要感謝學生願意真實回饋,學生的意見有助老師在教學方面持續成長,也可以依此意見,調整教學內容以貼近學生的需要,對於少部分學生的情緒反應或攻擊,老師不要因此沮喪。她說,曾碰過有學生只關心自己,非常在意分數,向老師要求學期分數要90分以上,卻不參與小組討論,課業也無法付出對應的努力,當成績出來發現不如預期時,甚至以課程意見調查,故意給老師低分或攻擊。所以,要更客觀看待學生評量,有時候「評不好,不見得不好」,必須要看到學生背後的動機與困難是什麼。當老師不能一味迎合學生、取悅學生,在該嚴格要求的地方仍應堅持,因為老師「不只是知識傳遞者,更是道德價值與社會情懷的引導者」。

做學生的陪伴者、支持者、鼓勵者

  談及教學的意義,她感謝在教學路上相遇的學生,因為「有些學生不會把他的困難跟父母講,但會跟老師講」,那些教學經驗以及師生互動,讓她有機會學習「怎麼當個好媽媽」,學會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也學習如何尊重學生。

  從事教學工作至今,她認為「教育是幫每個學生做好面對生涯課題的準備」,教育是對人的關懷,是發現學生不同的需要,並看到自己的責任。

教學理念

「教師是我的志趣,我期許自己帶著社會情懷,引導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與生涯尋找意義。」

我的教學理念是希望培育學生成為對社會有正向影響力的人,所以整體來說,我覺得我希望我的教學可以培育學生具有鼓勵的能力、跨界的能力、生涯的韌力,有了這三種能力帶在他們身上,既是一種能力也會是一種態度。

得獎感言

非常感謝學校對於一個老師在教學上的肯定,這個獎其實支持我可以把時間更放心更自在的投注在學生身上,我也會期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裡面,成為學生打氣加油的支持者。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