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在大學課堂中教導性別二分法的更深意涵
– 在大學課堂中教導性別二分法的更深意涵 –
作者:Brielle Harbin, CFT Senior Graduate Teaching Fellow 2015-2016
近年來,美國各地校園中的學生在性別認同和表達方面,拒絕二分思維的聲量日漸遽增。在高等教育編年史出現的社論中,Schmalz(2015)與一些非常規性別(gender non-conforming)的學生進行訪談,發現他們極度焦慮,並感到許多挫折。有幾位學生表示他們擔心教職員會根據他們外顯的性別認同而誤判他們的實際性別身分(misgender),或是會有其他言行失檢的態度。他們描述擔心教師在課堂上幫他們「出櫃」的焦慮,或是每學期因必須告訴學校職員他們想要以何種稱謂被稱呼,而被迫「出櫃」。一位學生分享道:「每天,就連出席上課都會讓我膽顫心驚,你不會知道其他人會說什麼」。另一位學生解釋道:
當我的教授沒注意到學校註冊組幫我所列出我的偏好稱呼時,猜想「當我在開學第一天出櫃,會發生什麼事?」、「老師會說什麼嗎?」等會讓我非常焦慮。(Schmalz 2015)
增加對性別認同與表達複雜性的知覺,已在美國各地大學校園中,引起關於推廣性別包容最佳實踐的疑問。從辯論何為學生更名的適宜政策,到人稱代名詞用法的知覺活動。大學職員、教授,和學生齊心努力找出更平等和更能察覺些微差異的理解。
這些轉變的動能,范德比大學結合零歧視政策突顯出建立全校性最佳實踐的需求,給予校園內性別認同與表達的尊重。
觀看此影片了解另一種觀點:在美國,身為非常規性別者的複雜性”選擇自身性別的痛苦與賦權:Alok Vaid-Menon”
此不僅尊重那些非常規性別者的身分認同選擇,亦營造在教育上對全體有間接利益的包容性與多樣性文化。研究顯示將學習場域改變,使少數群體學生容易融入,讓全體學生藉由加強創造性與改善問題解答,以及決策制定而受惠。(Levine and Stark 2015; Phillips 2014)
性別包容教育的常見挑戰與實證解決辦法
以下為幾種性別包容教育的常見挑戰。雖然這些挑戰通常在不同領域脈絡中會以不同型態顯現,他們全都是一種中斷長期性別二元建構迷思概念的阻礙。在接下來的分項中,我們將討論十二種在建立性別包容教室環境時,會形成的挑戰。我們將關於挑戰的討論與以研究為基礎的解決問題實踐方法交織。以研究為基礎的實踐挑戰之討論,來與議題對話
非常規性別相關詞彙的嫻熟度
建立一個性別包容教室環境,需有各式各樣關於性別認同與表達概念的熟悉度。因此,努力去促進性別包容的環境,是需要提供意識覺醒與學習機會,給教室中的學生與教師。尤其是,當著手建構性別包容教室時,以下三種概念性特徵對理解是至關重要的。
生理性別 對上 性別認同
人常會將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混為一談,但是,這些專有名詞都是獨特的。在我們出生時,醫生會幫我們決定生理性別,且大部分會依照生理特徵,如:外生殖器、性染色體、性荷爾蒙,體內的生殖構造來判定。雖然性別是基於出生時的性徵,但性別認同就更為複雜了,它是個人對自我想成為男性、女性、雙性,或無性別的內在感覺。
性別認同 對上 性別表達
雖然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可以有關聯,但也不是必然的。性別認同是個人對自我想成為男性、女性、雙性,或無性別的內在理解。在另一方面,性別表達則為個人如何透過衣著、舉止等來表達其性別。個人如何表達其性別,不必與其性別認同有關。性別表達或許是一種個人性別扮演與角色探究,但性別認同卻是一種內部的自我感。在人的一生中,兩者可以相互流動、變化,或兩者也不需要一起改變。
性傾向認同 對上 性別認同
人常會將性傾向認同與性別認同混為一談。性傾向認同是指個人對他人的浪漫情感或性吸引;或是吸引力缺乏 (無性傾向認同)。性別認同描述個人對自我想成為男性、女性、雙性,或無性別的內在理解。舉例來說,一個人出生的性別被判定為男性,但其性別認同卻為女性,但她卻可能表達出任何性傾向認同,包含(但非侷限於):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和泛性戀等。
對非常規性別主題的熟悉和/或支持
關於非常規性別身分認同的議題
課堂上師生們可能沒有太多與性別認同超越性別二元論學生的互動經驗。因此,對於非常規性別者生活中會出現的議題,師生們或許也不熟悉。這些議題包含(但非侷限於):使用公廁時的焦慮感、被他人忽視偏好姓名和性別人稱代名詞的不受尊重感,或校園學習空間裡的不安全感等等。
以下提供了更多關於非常規性別者對於使用公廁時的焦慮感、對以錯誤稱呼自己偏好姓名和性別人稱代名詞者(misgender)的感覺,和對校園內安全議題的看法等之詳盡解釋。
即使那些人對關於性別包容性的議題已有較多的廣泛知識,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對於非常規性別者的表達就能全面地理解。舉例來說,那些人也許不理解非常規性別者的性別認同如何與他們社會認同的其他面向(如社會經濟、宗教、種族等)匯合,以及影響他人如何看待他們。
學習非常規性別認同
在學習有關非常規性別認同方面,學生可能展現決心的差異會很大。學生決心的差異可能會源自缺乏對非常規性別個體、思想、文化,或是宗教背景的熟悉度,且當教材納入非常規性別者的聲音與經驗時,可能會導致不安。此不安可能源自於恐懼、羞愧、厭惡、挫折,與困惑等。
Clark、Rand,與Vogt(2003)觀察學生在面臨挑戰他們對性別角色既有觀點的資訊時,有時候會把他們既有的理解當作「班級討論中的救命索一樣」抓住不放(2003, 3)。據作者所言,這情形的發生原因為這些批判會威脅到學生的「自我感」,並最後會將其視為一種攻擊。
尊重非常規性別認同要求
在面對性別認同與表達的主題方面,師生可能會展現不同程度的先備經驗。那些缺乏經驗者可能不清楚,如何以充滿敬意的態度詢問他人的性別人稱代名詞,和當發生有人被性別錯稱(misgender)時,該如何干預。
Spade(2011)針對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與表達要求,提供了幾個提示。在這些提示裡,有一份合宜的人稱代名詞表,讓教師能在討論有關性別認同與表達中使用。
其他肯定性別認同實踐如下:
- 在點名,或是大聲唸出學生名冊前,提供學生機會去分享他們希望被稱呼的名字與人稱代名詞,以及他們願意對班上公開什麼。
- 允許學生去自我定義他們偏好的稱呼和人稱代名詞。
- 在上課的第一天,以作為課程期望的一部分,奠定一種尊重的氛圍,並將尊稱彼此希望被稱呼的名字或人稱代名詞與課程期望的討論連結。
- 當你叫錯/誤解別人的性別時,承認並改正過來。
- 在所有學校內的情境中(並非侷限於),如:值班時間、教室中、學生團體會議中,或與其他教職員說話時,以學生所希望的性別來稱呼他們。
- 無論被錯誤稱呼性別人稱代名詞者是否在場,誤稱發生時,禮貌性地提出更正。
- 不要拿你不會詢問他人的私人問題去問非常規性別者。如涉及到探究非常規性別的身體、醫療狀況、原本的名字、他們是如何或是為什麼會知道自己是非常規性別的、他們的性傾向和經驗、他們家人對於自己性別認同的反應,或是其他任何與課程內容無關的問題;除非學生明白地提及這些問題,或是自願性提供他們的資訊。
- 除非已獲得學生的同意,不要公開學生的性別認同。
- 當你叫錯/誤解別人的性別時,承認並改正過來。
性別包容教學法實踐的執行
這些策略包括:
- 無論與面對的同事與學生是否熟識,在自我介紹時,可提供你的名字與人稱代名詞。
- 在你的電子郵件簽名和課綱中納入你的性別代名詞。
- 與其從班級註冊名單中,或學生外在的性別呈現來做假設,不如直接詢問學生他們的名字與人稱代名詞。
- 無論在課堂內外,均以學生要求的名字或人稱代名詞來稱呼他們。
- 以更具包容性的語言,如「大家」、「同學們」或「姓名」來取代性別二元的語言。
- 尊重學生的隱私,只在獲得他們許可後才能分享他們的性別認同。
- 當你犯錯或錯誤地稱呼某人的性別代名詞時,應立刻道歉。
收集關於學生性別人稱代名詞的資訊
對教育者來說,剛開始詢問學生的性別代名詞時,或許會感到尷尬。這種不適可能出自於自己不確定如何詢問學生的性別認同。不自在感也可能來自於不知道如何在學期中維持對彼此尊重的氛圍。
教授們必須個別決定他們是否要(與如何)獲得這些資訊。至少有兩種考量會影響這決定:
- 首先,詢問學生他們想要被稱呼的名字與代名詞是否會侵犯他們的隱私?
- 第二,詢問他們的代名詞是否等於強迫他們反覆地「出櫃」?
關於什麼才是最合適的方案,教師對於這些問題的觀點,很有可能會形塑其信念。
根據學門、班級大小、課程主題等,教師可採用很多種的方法。這包括:
- 運用Survey Monkey,谷歌表單或其他的相關調查平台,設計一份課前調查以提供一個可讓學生告知老師這些資訊的空間。
- 在班上傳遞一份座位或簽到表,請學生填寫他們的名字與人稱代名詞。建議在性別認同欄以空白欄位取代勾選欄位。前者可讓學生表達更多的代名詞偏好。
- 鼓勵或要求學生在課外與你約談,讓你了解什麼可以幫助他們在班上學習與成長。這意味著許多議題的討論,包括學生所偏好的名字與代名詞。
收集到學生的偏好名稱之後,在所有與課程相關的課堂互動中,遵從這些要求就非常重要。如此,將可塑造一種相互的尊重感,這對建立包容性課堂來說極為重要。(這裡有幾種 學習(和記住)學生名字 的技巧。)
最後,極為重要的是,在收集關於學生性別認同的資訊時,課程教師不應期待非常規性別者來「代表」「非常規性別的觀點」。取而代之的是,可考慮採用自認非常規性別學者回饋的教材,來揭露個別主題的觀點多樣性(Abbott 2009)。後者會減輕非常規性別學生身上的壓力。
整個學期,維持一個完全尊重學生性別認同與表現的課堂
在創造(與嘗試維持)性別包容課堂環境時,衝突可能會發生。在這些時候,教師與教學助理可能會不確定該如何適度地介入,特別是當某位學生被以錯誤的性別稱呼,或是當微冒犯發生時。雖然感到不舒服,做為課堂領導人的教師與教學助理還是必須介入。即使這些「教學契機」與課程內容無直接的關係,但這也常是如此。
維持正面課堂環境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在第一次上課時就主動建立互相尊重的規範。有很多教師習慣在第一天上課告訴學生該課程作業、點名等的期待;然而,納入健康的溝通、衝突,與尊敬互相的性別認同等期許,就比較稀少了。結果就是,教師會錯失一個塑造開放且包容各種性別課堂氛圍的重要機會。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可能讓學生可以更近一步了解,在課堂中他們該如何表現,並加深對課堂中學習社群支持的信任。
選擇告知學生其溝通、衝突,與互相尊重等期許的教師,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進行對話。其中可能的一種方法是,在學期開始時就進行對話,說明藉由正確地唸出他人的名字,和使用他人希望被稱呼的代名詞,是重要的。
另一種方法是寫下你對相互尊重的期許,並在上課的第一周將它提供給學生。提供給學生後,你可以開放讓學生在這個期許的清單中,也加入他們的想法,並以最終的版本當作你課堂的「基本規則」。或者是,可從一開始就與學生共同擬定這份文件,特別是那些會定期討論複雜且具挑戰性議題的課程。(這個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學物理系擬定的 互相尊重文件 。)
以這種方式開始上課,可在衝突發生前促成一個關於衝突的開放對話。做為此對話的一部份,你可以討論當一位學生,或是你自己,以錯誤的性別稱呼某位學生時,你會如何反應。部分會出現的話語可能包括:
「事實上,Billy 使用的是她這個代名詞。」然後再繼續上課
或是
「我的意思是她」然後再繼續上課
在 「激烈時機」之外討論這種代名詞用法,能在不觸發防衛反應下,讓學生學習關於性別認同與表現的相關議題。再者,藉由讓學生在理解崩潰發生前,進行這些重要的對話,也許可避免潛在的衝突。
當激烈時機真的發生時,不建議老師去回避困難或令人不舒服的對話。雖然打斷自己(或學生)來更正誤用的代名詞會讓人覺得尷尬,但不這樣做卻是對非常規性別者的污辱,因為這樣會不尊重、排除、或拭去他們的身分認同。
請記得,因為你扮演著課堂領導人的角色,學生會自然地望向你,尋找關於性別包容重要性的訊號。留意你傳出去的言語(與非言語)的訊息。若你一貫地使用學生偏好的名字與代名詞,在多數的情況下,學生會跟隨你,並做出同等的努力來尊重他們同儕的性別認同與表現。
更多關於建立開放且包容教室環境的想法,請查閱范德比教學中心題為「上課的第一天」的教學指南。
關於建立正面環境,並在教室情境中提供一個空間讓學生互相了解彼此的更多想法,請參考這些 上課第一天的破冰活動想法。
在教材中合宜地納入非常規性別的聲音
授課教師可決定把具非常規性別身分認同的作者納入其課綱,以此來增加教材中的聲音種類。如此,教師必須小心地避免將非常規性別經驗均質化、異國情調化,或象徵化。
避免一:
把非常規性別作者們當作所有非常規性別者想法的表徵。
不熟悉性別認同議題的學生,或是與非常規性別者互動經驗較少的學生,特別可能會將這些作者的想法,投射到所有非常規性別者上。
避免二:
在初次介紹性別或性傾向認同主題時,允許學生不合宜地詰問非常規性別者的生活,這些主題會導致學生將這些人異國情調化成他者或客體,甚至產生可能剝削的風險。
不適合的評論會專注在猥褻的細節,或從非常規性別者的經驗、身分認同等中,獲得某種娛樂或樂趣的價值。當閱讀或作業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時,或是課堂上運用異國情調化的特徵但沒有將其解釋清楚時,學生通常就會沿著這方向提出問題。
避免三:
在課程閱讀中僅納入一種象徵性的聲音,或是一組狹隘的非常規性別者的聲音。
另種選擇:
教師可能在他們課程中,非故意地只納入一組狹隘的非常規性別者之聲音,因而加強其他形態的社會力量。慎重地將多樣的非常規性別者背景納入是很重要的。例如,非常規性別者會展現各式各樣的種族/族裔、社經、教育等背景。有如此多樣性的情況下,將非常規性別聲音納入你的課綱時,避免給予某些聲音/背景高過其它的優勢就顯得重要。
避免四:
當課程內容結合了非常規性別者聲音時,僅聚焦在其「出櫃」的故事上。
教師可能會納入專注在非常規性別者「出櫃」經驗的非常規性別教材,以提供性別認同教室討論入門的起點。這種實踐通常是有害的,因為訓練學生將其注意力放在軼聞經驗,而非詰問更廣泛的權力系統(Courvant 2011, 30)。因此,學生錯過了一個探究性別與性向意識形態維度的機會,和廣泛的結構如何給予某些聲音不相稱的優勢去蓋過其他的聲音,包括在非常規性別社群內也亦然。
避免五:
為「避免混淆」而減低非常規性別者經驗的複雜性(Courvant 2011, 30)。
另種選擇:
教師也許因為擔心造成學生混淆,而避免將持相互對立意見的非常規性別者納入其課綱中。在建構學習機會時,一昧專注在非跨性別聽眾的需求,在教學時機當下,常會造成對非常規性別者需求的忽視 (Courvant 2011, 30)。當教師願意呈現相反的觀點,和具細微差異的論點時,將可提供學生一個更需深度地思考課程內容的可貴機會。
避免六:
在同一課綱中將非常規性別議題與/或聲音放在不同的單元中。
另種選擇:
教師可將非常規性別議題與/或聲音放在他們課綱的同一個單元中。這方法常阻礙學生思考超越二元性別的能力,因為這架構「複製關於某些族群去支配其他族群的常態假設」(Valle-Ruiz et al. 2015) 。這是因為學生會在沒有被強迫面對社會權力與階級關係完整複雜性的情況下,「造訪」突顯這些情況的非常規性別議題。它也無法幫助學生思考性別認同與表現如何與其他差異交集。比較好的方法是由教師在不同課程議題爭納入非常規性別教材,並在整個課程中討論這些教材會激發的的許多問題(Preston 2011)。
避免七:
在你的課綱中,只納入有限的非常規性別議題。
另種選擇:
教師可能會傾向只納入某些非常規性別教材,如僅專注在非常規性別者日常生活中所遇到被邊緣化之負面經驗的教材。Abbott(2009)指出在將非常規性別經驗納入課程大綱時,轉化各種負面敘述有其重要性,這些敘述包括受跨性別恐懼症者暴力攻擊,與其它如輪暴、家暴,和謀殺等悲慘的事實。Abbott 解釋道,轉化這些傷痛的焦點可創造一個開口,讓關於促進「更大容忍、自我實現,與平等」的對話得以進行(2009,160)。
有效地連結非常規性別觀點和廣泛課程學習之目的與目標
為了創造更具包容性的課程,教師可能會選擇將非常規性別身分認同的作者納入其課程。雖然納入各種各樣的聲音是讓課程內容更具性別包容性的重要一環,但若沒有全面地考慮這些聲音對達成課程學習目的有何種貢獻或幫助,卻常會讓學生困惑。此外,當這些額外聲音的價值不明確時,學生就可能會分心並錯過學習的潛力。
將非常規性別聲音融入課程教材,是一種拆解學生性別認同與表現之假設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將這些文本納入時,教師必須非常清楚它們與課程廣泛的目標與目的有何種關係。此外,教師明確地將這些連結傳達給學生也非常重要。
在學生不清楚這些指定閱讀與廣泛課程目的關聯性的案例中,學生關於性別的既有假設可能會被再次加強。此外,非常規性別聲音如何增進課程學習目的若未納入考量的話,可能反而會阻礙性別包容教室的建立。
將非常規性別議題併入與性別似乎無關的課程
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TEM)的教師可能會認為他們所教的課程內容與承認性別認同流動性無法搭配。在這假設之下,這些學門的教師可能會無法全面地思考性別認同在課堂空間中,對學習環境的多種影響。
對於那些教學主題,和性別與身分認同並無明確關聯的教師,仍有機會設計性別包容的課程。例如,與課程內容無關的小改變,就是納入一個包容宣言,邀請學生告知他們的名字與人稱代名詞要求。另一個小改變,則是納入一個簡短的解釋,說明學習空間中互相尊重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性別認同與表現方面。
但是,仍有機會以創意去改造STEM課程內容,特別是生物領域,性別會影響許多我們對身體之分析與治療。Case、Stewart,與Tittsworth (2009)提供了幾個想法給非常規性別之經驗調整STEM課程的建議。他們大部分是針對生物醫療領域,並建議教師更深入地去挖掘性別假設,也就是對於尋求矯正手術的雙性人,如何塑造其醫學治療。在雙性病人出現時,教師或許可以討論所浮現的醫學診斷。另一個建議是併入一場班級辯論,辯論性別標籤對診斷條件發展、藥物開發,與醫學治療等的影響。最後,作者們建議教師或許可以納入關於非常規腦部結構研究的爭議,例如關於由男變女之跨性別者的女性邊緣核神經元數。
對於某些人來說,在美國生物性別歧視與種族歧視的歷史背景下,後面的建議可能看起來有些問題。然而,以尊敬的態度來關心這些差異,不僅可向多種性別認同傳達敬意,亦有額外的益處,也就是增加其學門關於社會大眾健康與安全議題的知識累積。
其他可能的修改包括:
- 在商業領域課程中,納入開發非常規性別客戶專用產品公司的個案研究。
- 在工程課程中,在考慮非常規性別者的需求後,鼓勵學生思考現有科技是否須要改變。
- 在生物課程中,在進行性染色體單元時,可納入不同性別認同與表達的文獻。
- 在醫學院課程中,在學習關於標準照護、培養友善臨床態度,與治療不同社會群體面臨困難遭遇等的一般訓練中,納入非常規性別者醫學需求的教材。
Brondani 與 Paterson(2011)提供了另外在牙醫教育的應用。 Safer 與 Pearce (2013)提供了證據證明即使是只有稍許改變課程的內容,也可提升醫學院學生面對跨性別病人的自在感。
關於非常規性別議題的執行標準和公平的評鑑實作
在具有各種不同關於性別認同議題先前經驗的情況下,學生可能會在如何辨別可信資料來源、形成嚴謹的論點,與評估被用來檢視與主題相關之主張的證據等方面,展現不同程度的嫻熟度。在這些個案中,教師是否能夠清楚地傳達課程期許,和展示評鑑方法(與標準)的透明度,極為重要。
基礎概念與定義的詞彙表
以下詞彙常在關於性別認同與表達的對話中被使用。此清單並非全面性的,也非不可更改的。反之,這只是一組關於性別認同與表達的基本詞彙,被用於幫助人們進入推廣性別包容性的對話中。在此教學指南中,已使用這其中的數個詞彙。
無性別(Agender):形容不表達性別認同者,或自認為中性的人。無性別就是「不具性別」的意思。
雌雄同體的(Androgynous):一個包含雌性與雄性兩者元素的性別表達。
順規範性/順性別歧視(Cisnormativity/Cissexism):一種個人與組織的普遍假設,認為每個人都是順性別。這假設可能會讓非順性別認同者的需求更難以被滿足。
中心女性(Feminine of Center):形容性別與性別表達結構環繞著女性感的人。這些人不一定必須要是女人,或是出生時被判定為女性的人。
二元性別(Gender Binary):所指的是世上只有兩種性別(如男人/女人)的想法,且認為人們若不是男人,就是女人。
性別表達(Gender Expression):形容人對其性別的外在展示,如衣物、舉止、社交行為,和其他因素。也被稱為性別外觀。
性別流動(Gender Fluid):被用來形容認同於性別間流動的人,或是性別認同會波動、轉移的人。這種轉移可能是位於任何性別之間,或是任何性別的細分類之間。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個人自認為是男性、女性,兩這皆是,或兩者皆非的內心感覺。
非常規性別(Gender Non-Conforming):意指性別外觀與社會建構之性別期許不一致者。
性別規範/直性別(Gender Normative/Gender Straight):意指性別表達與社會建構之性別期許一致者。
性別酷兒(Genderqueer):不認同男人/女人二元性別者常使用的性別認同標籤。有時這也被用來涵蓋各種非二元性別認同。
性別變異者(Gender Variant):意指不順從社會建構之性別期許者。
異性規範的(Heteronormative):一種個人與組織的普遍假設,認為每個人都是異性戀。此假設認為做為異性戀是「正常」的,會讓非異性戀性別認同者的需求更難以被滿足。
雙性別者(Intersex):染色體組合、賀爾蒙、內部或外部性器官等,與傳統男性(XY)與女性(XX)的型態不同的者。在過去有些人會用雌雄同體一詞,但現在這已被認為是過時和有貶抑之義。
中心男性(Masculine of Center):涵蓋多種認同的詞彙,並為以男性色調建構其性別與性別表達的酷兒/女同性戀/女人帶來深度。
微冒犯(Microaggression):意指日常中根據對方邊緣化族群的身分,無論有意無意的言語、非言語,和環境的輕視、怠慢,或污辱,以傳達敵視、貶損,或負面的訊息。
性別錯稱(Misgender):形容不承認(或不使用)他人所要求的人稱代名詞性別,或在提及他們時,使用具性別的語言(即女士、先生、男人、女孩等)。對非常規性別者來說,被性別錯稱常會帶來焦慮。此外,性別錯稱他人為不尊敬的、暴力的,將被性別錯稱者陷入可能被歧視的處境。
非二元(Non-binary):形容不認同男人/女人二元性別的人。在某些案例中,人們可能會以此名稱來形容他們的性別認同。
出生時判定之性別(Sex Assigned at Birth):醫學詞彙,形容出生時以生理(染色體、賀爾蒙等)特徵來將人分類成女性、男性,或雙性。生物性別常被稱之為「性」、「生理性別」或「出生時判定之性別」。
他們(They/Them):某些非常規性別者所偏好的中性人稱代名詞。
跨性別(Trans):一個用來泛指任何性別認同與其出生時判定之性別不符者的名詞。但某些人不認同這名詞。
轉變/中(Transition/ing):意指非常規性別者為讓其生理與性別認同能更一致,而改變其身體樣貌的數個過程(社交、生理、情緒等)。
跨性別恐懼症(Transphobia):意指對非常規性別認同者,或在性別表達方面模稜兩可者的恐懼、仇恨,或歧視。
雙靈(Two-spirit):美洲原住民的傳統用語,形容展現傳統所期許的男性與女性性別表達特質的人。
他(Ze/Hir):某些非常規性別者所偏好的中性人稱代名詞。
參考文獻
Abbott, Traci B. 2009. “Teaching Transgender Literature at a Business College.” Race, Gender & Class: 152–69.
Brondani, Mario A., and Randy Paterson. 2011. “Teaching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Issues in Dental Education: A Multipurpose Method.” 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 75(10): 1354–61.
Case, Kim A., Briana Stewart, and Josephine Tittsworth. 2009. “Transgender across the Curriculum: A Psychology for Inclusion.” Teaching of Psychology 36(2): 117–21.
Clark, J. Elizabeth, Erica Rand, and Leonard Vogt. 2003. “Climate Control; Teaching About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2003.” Radical Teacher (66): 2.
Courvant, Diana. 2011. “Strip!” Radical Teacher (92): 26–34.
Levine, Sheen S., and David Stark. 2015. “Diversity Makes You Brighter.”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15/12/09/opinion/diversity-makes-you-brighter.html (April 11, 2016).
Phillips, Katherine W. 2014. “How Diversity Makes Us Smarter.” Scientific American.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iversity-makes-us-smarter/ (April 11, 2016).
Preston, Marilyn. 2011. “Not Another Special Guest: Transgender Inclusivity in a Human Sexuality Course.” Radical Teacher (92): 47–54.
Safer, Joshua, and Elizabeth Pearce. 2013. “A Simple Curriculum Content Change Increased Medical Student Comfort with Transgender Medicine.” Endocrine Practice 19(4): 633–37.
Schmalz, Julia. 2015. “‘Ask Me’: What LGBTQ Students Want Their Professors to Know.”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http://chronicle.com/article/Ask-Me-What-LGBTQ-Students/232797 (February 24, 2016).
Spade, Dean. 2011. “Some Very Basic Tips for Making Higher Education More Accessible to Trans Students and Rethinking How We Talk about Gendered Bodies.” Radical Teacher (92): 57–62.
Valle-Ruiz, Lis et al. 2015. “Course Design | A Guide to Feminist Pedagogy.” https://my.vanderbilt.edu/femped/habits-of-hand/course-design/ (April 7, 2016).
Photo Credit 圖片來源
作者感謝下方的各位所提供之有助益的回饋與編輯:
Melanie Adley 博士、 Joe Bandy博士、 Richard Coble博士、 Vivian Finch博士、Jane Hirtle、Corey Jansen、Liv N. Parks 與 Chris Purcell.
美國范德比大學教學中心網站授權翻譯與編輯
Translated and Adapted from the Center for Teaching, Vanderbilt University,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