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再創佳績 臺師大通過件數及補助金額雙創新高
發佈時間: 2024-07-30 17:58:14
為提升大專校院教師重視教學品質,教育部107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113年度審查結果已於7月16日公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共計通過35件計畫,通過率達61.4%,總補助金額為新臺幣1,243萬523元,再次突破千萬,通過件數與補助金額雙雙創下本校歷年新高紀錄。
依學院統計來看,本次獲得補助的計畫主持人含括臺師大7個學院以及3個其他教學單位,其中教育學院通過件數最多,達到9件;理學院及科技與工程學院各以通過件數5件並列第2;其他學院通過件數分別為:運動與休閒學院4件、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4件、文學院3件、師資培育學院2件、音樂學院1件、僑生先修部1件、教務處共同教育委員會國文教育組1件。
依教師個人獲補助情形來看,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方進義老師連續7年通過計畫,成為全國少數每年皆獲得補助的主持人之一;其次為機電工程學系陳順同老師以及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掌慶維老師各通過6次;物理學系駱芳鈺老師、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丁玉良老師、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吳崇旗老師、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李良一老師、特殊教育學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張千惠老師等則分別通過5次計畫,另有5位教師通過4次計畫。
113年度本校通過的35件計畫當中,有9位教師為首次通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其中曾金金老師曾獲得校內「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計畫」補助。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鼓勵教師藉由校內教學精進計畫進行課程規劃與學習數據收集,累積教學研究經驗,再行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盼臺師大更多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出更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為年度計畫,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提出申請,相關資訊可參閱本校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網站公告(網址:https://reurl.cc/e9GjaQ),歡迎有興趣提出計畫申請的老師及早開始準備。另歷年計畫成果報告皆公開於計畫官網,歡迎教師參閱(網址:https://tpr.moe.edu.tw/achievement/report)。
(撰稿:教學發展中心提供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113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臺師大通過計畫名單
學門 | 系所 | 主持人名稱 | 職稱 | 計畫名稱 |
[專案]大學社會責任(USR) | 社會教育學系 | 王雅鈴 | 副教授 | 數位科技融入社區代間共學:實體與線上交織的共老共好 |
[專案]技術實作 | 機電工程學系 | 陳順同 | 教授 | 智慧製造之3C教學法—以CNC線切割放電加工技術為例 |
[專案]技術實作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 方進義 | 教授 | 搭建會展學術與職場之橋樑-以專案導向學習法結合 OKR培育學生在會展職場之就業力 |
人文藝術及設計 | 國文學系 | 李鍑倫 | 助理教授 | 探究教學融入「國文教學實習」之教學實踐研究 |
人文藝術及設計 | 華語文教學系 | 邱詩雯 | 助理教授 | 他山之石: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中國文學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
工程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丁玉良 | 教授 | 結合現場實務與大學理論的師資生STEM課程之創新設計及發展與評估 |
工程 | 資訊工程學系 | 紀博文 | 副教授 | 口說無憑,成果為證:基於擬真情境的軟體工程課程設計研究 |
工程 | 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 | 李良一 | 副教授 | 資料結構作業習題設計的建議由調查學生使用ChatGPT的互動過程 |
工程 | 機電工程學系 | 張天立 | 教授 | 運用問題導向學習導入超快雷射熱流元件議題於培養工程跨域人才 |
民生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 王國欽 | 教授 | 讓餐旅夢想起飛,創業的教學實踐計畫研究 |
生技農科 | 生命科學系 | 謝秀梅 | 教授 | 全方位訓練碩博士生生物技術之實踐教學 |
社會(含法政) | 地理學系 | 陳哲銘 | 副教授 | 生成式AI融入統計課程的EMI教學 |
商業及管理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陳淑媛 | 副教授 | 學生訓練課程設計規劃發展能力的提升-運用學習鷹架融入專題導向式學習法 |
教育 | 師資培育學院 | 張民杰 | 教授 | 以翻轉教室結合案例導向協同學習的教學實踐 |
教育 | 華語文教學系 (暨研究所) |
蕭惠貞 | 教授 | 華語教學:情境中的語法教學能力多元發展 |
教育 | 特殊教育學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 | 張千惠 | 教授 | 數位內容策展在特教師培生必修課之協作與應用成效的探究 |
教育 | 科學教育研究所 | 張文華 | 教授 | 藉由概念構圖探討師資生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綱的理解 |
教育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田秀蘭 | 教授 | 生涯諮商研究:多元及優勢概念的實務應用 |
教育 | 僑生先修部 | 張珈 | 講師 | 運用生成式AI輔助僑生程式設計學習 |
教育 | 華語文教學系 | 洪嘉馡 | 教授 | 以語言學為本的華語教學:基於國際文憑與問題導向學習理念之實踐 |
教育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 林弘昌 | 副教授 | 應用3D建模軟體對於提升大專生空間概念及家具設計能力之研究 |
教育 | 資訊教育研究所 | 李文瑜 | 教授 | 設計本位學習融入虛擬實境課程教學之研究 |
教育 | 華語文教學系 | 曾金金 | 教授 | 包容性教學在國際台灣閩南語師資培育的教學實踐研究 |
教育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陳慧娟 | 副教授 | 運用品味策略和MAPS教學法創造MIRACLES的「教育心理學」學習旅程 |
教育 | 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 | 黃淑滿 | 助理教授 | 結合設計思考與同儕教練法的家人關係增強計畫 |
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 張育愷 | 教授 | 以教為學:以新型態教學模式為基礎之武術課程對認知功能、學習成效之影響 |
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 李晟瑋 | 助理教授 | 戶外教育融入「個人與社會責任模 式」實踐SDGs |
通識(含體育)-通識課程 | 教務處共同教育委員會國文教育組 | 謝秀卉 | 講師 | 讓「論證」變得可見:中文「思— 說—寫」鷹架教學實踐與成效探討 |
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 吳崇旗 | 教授 | 走出戶外、突破舒適區:一堂探索自我、團隊與自然的體育課 |
通識(含體育)-通識課程 | 臺灣語文學系 | 林淑慧 | 教授 | 幸福感融入台灣小說的學習成效與服務實踐 |
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 掌慶維 | 副教授 | 體育師資生於教學實習課使用科技學習如何教學之探討 |
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 師資培育學院 | 陳信亨 | 助理教授 | 體育學原理中的多元面向:問題導向學習對不同背景學生批判思考之影響 |
通識(含體育)-通識課程 | 音樂學系 | 趙菁文 | 副教授 | 探究式學習應用於非音樂領域學生之美感素養與音樂基本概念的養成 |
數理 | 物理學系 | 駱芳鈺 | 副教授 | 英語科研寫作的教學設計和成效 |
數理 | 物理學系及師資培育學院合聘 | 陳育霖 | 助理教授 | 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之學生成效與教學方法之研究 |
113年本校各學院通過件數表
學院 | 113年通過件數 |
教育學院 | 9 |
理學院 | 5 |
科工學院 | 5 |
運休學院 | 4 |
國社學院 | 4 |
文學院 | 3 |
師培學院 | 2 |
音樂學院 | 1 |
僑生先修部 | 1 |
共教國文組 | 1 |
總計 | 35 |
113年度本校各學門通過件數表
學門 | 113年通過件數 |
教育 | 12 |
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 5 |
工程 | 4 |
通識(含體育)-通識課程 | 3 |
人文藝術及設計 | 2 |
[專案]技術實作 | 2 |
數理 | 2 |
社會(含法政) | 1 |
商業及管理 | 1 |
民生 | 1 |
[專案]大學社會責任(USR) | 1 |
生技農科 | 1 |
總計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