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入門/總整課程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文/陳又慈

主持人: 陳毓文教授 (臺大社會工作學系)

分享者: 蘇淑娟教授 (地理學系)、劉沂欣助理教授 (化學系)、佘永吉助理教授 (特教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邱銘心副教授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杜昭玫副教授 (華語文教學系)

本場研討會邀請臺大陳毓文教授蒞臨擔任主持人,過去陳老師曾在臺大教發中心服務,因此和師大教發中心有密切的互動,一同為高等教育發展努力著。大學入門課程是為大一新生規劃,協助大學新鮮人認識學涯,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式,而總整課程是提供學生整合歷年所學,將學習成果具體化的機會,讓學生可以接軌未來研究或是職涯發展。

一、【大學入門課程的機會與挑戰】

大學入門課程是近幾年來教育焦點之一,各學系開始嘗試規劃入門課程,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地理系蘇淑娟教授首先定位所謂的「大學入門」,希望以此去除不良考試制度所引發的學習疲乏問題,提供新鮮人自主學習的各種技能與學習態度。此外,大學須依據其特色,規劃學生樣貌雛型之養成課程。接著,蘇老師為地理系新生規劃一學期的大學入門,分別為:認識大學與地理系的學習生涯,探索大學的學習方式,了解個人學習態度與社會關係,野外實察練習曲──探索學涯(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最後的新鮮人大考察──成果整理與展示,這樣的課程已經有總整課程的形貌,可以讓大一新生習慣學習的整合與應用。期望未來師大有更友善的學習支持系統,幫助學生在師大茁壯,耕耘出一片精彩的園地。

二、【大學中的教學相長】

對於教學現場,化學系劉沂欣老師常在思考:「為什麼學生無法完全習得老師教的?」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劉老師秉持著Chem-is-try(化學需要實證)的教學態度,積極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問題,並組成「教學領袖輔導團」,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協助。這個輔導團是由教師群設計每周的教學課程,培育學習型助教,助教再去教導有需要的學生,透過教別人,自己也學到更多。此外,助教自我提升的訓練還有:錄製實驗示範影片,參與臺大實驗助教培訓,根據學生回饋編制實驗手冊等。這樣的教學相長規劃,不僅讓班上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同時也在培育未來的高等教育人才。

三、【特教核心教學暨社會實踐總整課群模組】

接下來進入總整課程的分享,由特教系佘永吉老師分享特教系的總整課程。由於光是身心障礙的特殊教育就分為13種,種類繁多,需要靈活應變,因此老師們希望學生在畢業前有充足的實習經驗,以勝任專業合格的特教老師。師培課程有三種層次的規畫,分別為:由單一課程、技能到整合所有學習;由參觀、部分角色到多種角色;完整含括各種職場、各種階段各種角色,因此學生從大一就會開始參觀特教場所;大二認識個案,接觸課程教材;大三則是在四種不同場域的分站教室教學實習;在大四進行場域實習、方案實習以及全職、全方位實習,實習結束後,系上會舉辦集中實習口頭反思與畢展反思,讓學生這四年的學習,不只有豐富的知識,還有專業多元的實務經驗。

四、【結合產業脈動的總整課程實務】

圖資所邱銘心老師分享系上的總整課程,是在碩一升碩二的暑假進行,計入碩二上學期的學分,因為考量有些碩士生,在碩二忙於論文或是工作而不常出席。老師希望學生能具備知識服務設計與實務的能力,因此規劃讓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幫企業設計出解決問題的專案。課程前置活動有:企業招募說明會、企業整合說明會、職缺志願排序與分發。正式課程開始後,老師安排專題演講、參訪實作以及參與企業專案,讓學生提早體驗職場氛圍,並投入實用價值的團體實作,最後的學習成果:學生為企業建立線上客戶管理系統,設計行動裝置看報表,以及線上聊天機器人等成果。老師最後提到
圖資所的未來規劃,希望開設「電子商務」、「大數據分析」、「數位人文的人工智慧」等,以期總整課程與產業趨勢有更多元的結合。

五、【華語教學觀摩與演練】

華語文教學系杜昭玫老師檢視過去系上缺乏華語教學實作之機會,因此規劃總整課程,希望提升學生對於語言中心經營運作,讓學生得以運用所學於實際職場上,同時提供學生實際教學法及教學策略的輔導。與本校國語教學中心合作之下,學生分組開設選修課程,教學初級商業華語、中級商業華語、中級會話及中級導遊華語。課前的小組會議讓學生在討論中共學,交流教學內容與方法,老師也在旁給予教材上的指導。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訓練教學活動技巧,讓學習更具真實性及實用性,也從中看見自己的盲點和欠缺之處,讓學生得到寶貴的教學經驗。

進入大學,是一段全新的學習旅程,地理系的大學入門課程提供一系列課程,幫助學生認識本系,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並從野外實察探索相關興趣。化學系的教學領袖輔導團,建立起學長姐輔導學弟妹的良好學習互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學習的成果。經過大學教育的培育,學生必須整合所學,展現相關的專業能力,因此各系規劃了總整課程:在特教系規劃完整的實習課程,讓學生應用己身所學,並累積許多特教場域的實作經驗;圖資所則是與業界公司合作,讓學生設計出知識性服務,以此和相關產業接軌;華語系和國語教學中心合作,讓學生一同共備,實際教學華語課程,在教學中學生得到反饋,修正、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