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薪新相習」齊成長 「文薈」歷史共傳承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發佈時間: 2018-11-08 14:24:04
發佈時間: 2018-11-08 14:24:04
文/莊貿捷(臺師大大傳所)
教學發展中心於10月30日文薈廳舉辦「薪新相習座談會」,邀請本學期新進與其新傳老師一同參與,除了請「薪傳老師」分享師大的生活外,也傳授許多「新進老師」在教學和研究上的小秘訣。印永翔副校長提到,師大有非常多的資源可以利用,而近年來所展現的教學實力與研究能力,反映在許多國際評比中,隨日前舉行的「鴻鵠營」圓滿結束,希望藉由這一次的薪新相習座談會,盼有更多機會讓老師們能多交流認識。
教務長解釋,這一次在文薈廳舉辦座談會特別有意義,因為文薈廳早在西元1922年就已經建造,每一磚一瓦都有歷史的痕跡,經過幾次的整修翻新後,今日大家才能在這齊聚一堂,這也是象徵著一種傳承,昭珍教務長對新進老師說明,台師大的前身是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隨時間的演進越來越茁壯,也代表台師大因為「新進老師」才能不斷的成長,這些年師大的國際排名大幅躍進,雖令人雀躍,但身為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要能了解到教育的真諦,要自己定義什麼才是真正的卓越。
廖學誠教授分享,在師大特別重要的三個面向,分別是教學、研究與輔導,而學術風氣自由,給許多新進老師更多的空間,例如常常和洪立三新進老師互相合作,在研究上相互切磋感情非常融洽。洪立三老師則提到自己身分的轉變,由學生到助理,最後成為老師,這樣的過程對他來說意義非凡,一路上受到許多人的幫忙,除了感謝師大有這麼多資源和補助外,今日也藉由這個機會,感謝廖學誠老師給予研究上的建議。
李亞儒教授提到,因為「國際合作與文化交流」研討會,和新進老師楊承山有更多的交流機會,特別在這一次座談會和大家說明研究上,審查者的角度、研究市場的動向、經費的爭取、計劃書的申請,這些的訣竅該如何掌握,而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學生的意見回饋和心得分享。楊承山老師以不一樣的方式說明,「我在台師大天氣晴」作為分享的開場,簡報中點出日前舉辦的「鴻鵠營」,看出許多老師的用心, EMI工作坊則精進全英語授課技巧課程,讓自己收穫良多,最後期許自己能夠享受教育的每一天,不再把工作當工作看待,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
廖學誠教授介紹,新進老師莫家俊(Mucahid Mustafa Bayrak)的專長在於發展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等,希望能藉由莫家俊老師的專長,讓師大在教學或研究都能夠繼續往前邁進。莫家俊教授開心的說,非常榮幸能夠在師大這任教,除了學術自由以外,學生和老師們也都能彼此互相幫忙。數學系系主任林俊吉說明,新進教師孟悟理(Ulrich Menne)來自於德國畢業於杜賓根大學,希望孟梧理老師能夠在師大研究順利,而師大本身就是一個大家庭,能夠彼此互相扶持。最後辛蒂庫絲(Candida Syndikus)分享,自己在台灣與師大的過往,特別喜歡這邊的生活,希望新進老師哈德森(Hugh Hudson)也能和她一樣感受到師大的美好愛上師大。哈德森教授感謝表示,多虧各位老師舉辦這一次的座談會,謝謝辛蒂庫斯老師對自己的幫忙與協助,希望未來能在自己的研究專長中和多位老師交流。
教發中心主任蔡雅薰提醒,教發中心會提供資源與新進老師們一起成長,這一次的薪新相習餐敘,是希望老師們能彼此傳承經驗,建立一個溝通平台,進而培養一份歸屬感,讓教育能持續在師大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