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談笑風生‧妙語橫生:Quality Talk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發佈時間: 2018-10-22 16:32:44

Quality Talk (深度討論)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SU)研究發展之教學方式,旨在透過對談和討論來促進學生思考,以達到更進階之思辨與認知層次。該計畫主持人P. Karen Murphy博士現為賓州州立大學教育心理諮商與特教學院(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nseling, and Special Education)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透過課堂討論提升學習效果,包含學生對於文意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等。本中心很榮幸能夠於10月6日邀請到Murphy教授前來擔任EMI工作坊的主講人,帶領與會學員一同探討此教學法。

Murphy教授於活動開頭提及,傳統教學中其實也包含了交談的部分,只是主角大都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形塑出「我說你聽」的關係。在如此框架底下,教與學的內容多由教師決定,學生的發揮空間較小。然而除了吸收知識外,教師也期望學生能夠同時發展思辨與分析能力,以在現實生活中活用所學。由此延伸,「深度討論」希冀透過更多互動 — 尤其是藉著「說話/討論」來培養學生能力 — 塑造出讓學生得以自主談話的環境,讓學生利用比往常更充分的時間分組討論,進行思考、辯論與決策。
深度討論主要由四大要素組成:指導框架、「說話/討論」、鷹架支持(scaffolding),以及教育原則。
理想的指導框架,應建立在現有的經驗性證據上,並將目的設為「達到高階理解與批判分析思考」。課堂實際操作上,可先向學生詳細講解如何進行深度討論,並將班級分成六至八人一組的小組。分組方式可參考學生的口語流利程度,以能力等級劃分組別,或也可依學生對於該課的專業知識來作為分組的標準。每次討論時間宜設在約15至20分鐘,參與的學生需事先備好問題,並提前訂下一些討論規則,如:「若你不同意,請解釋原因」,且主要由學生帶領討論。
在深度討論的過程中,必須與文字互動,才能形塑出討論的樣貌。所謂互動,可以是提問,或對內文採相同/相異的立場來回應,抑或是批判等。要生成自我立場與思維並非易事,必須蒐集資料,甚至投入情感。對於不同的討論環境與氛圍,學生會產生相當迥異的感受。在一個良好的深度討論過程中,學生要能夠主動提出疑問,發表感想。
討論的文章或主題依舊由教師訂定,且最好應由教師決定組別,而非學生自選組員。若由學生自行分組,小組成員可能形成ingroup / outgroup(內/外團體),而無法順利進行全員參與的討論。另外,在討論正式開始前,所有學生皆要事先完成內容閱讀,並備齊問題;換言之,深度討論的時間不應耗費在教授內容,而應專注讓學生透過自主討論,加深理解,且教師仍應適當參與討論,不能完全袖手旁觀。例如,當學生對於知識內容產生明顯誤解,就是教師應該介入的時候。總的而言,在深度討論中,教師或帶領人的任務是替小組營造出進行討論的條件與背景,並由組員自行帶領討論。
「說話/討論」是深度討論的主要元素。學生透過話語來表達意
見,或展現出評判能力。不須限制學生提出的問題型態,也不見得要有正確答案;可以是開放式問題,或各式各樣無既定形式的問題。一般而言,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問題互動時,問題常以考題形式呈現,也就是通常偏向簡答或是非題,難以延伸討論。「你昨天去哪裡?」、「你喜歡這個地方嗎?」,此類問題通常只能導向非常簡短的回應,而無法開啟討論。若是師生或學生之間以不同方式提問,例如「你覺得如果…會怎麼樣呢?」、「假如當時…你要怎麼辦?」,則較能激發思考,並進行討論。學生所給予的回應內容會依提問而異,因此問題的形式相當重要。
Exploratory Talk(探索談話)是一種常見的討論形式,需要組員高度互動,而非獨自完成。也就是透過提出自我見解或證據,組員之間不斷互相挑戰想法、給出有建設性的回應,並在過程中加深印象,學習知識。教師或帶領人可以在課堂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地說明,「各位應該盡量挑戰彼此的想法與立場」,並且給予示範或建議。很多時候,學生可能認為教師或帶領人握有較大的權力,自身意見或立場變得相對不重要或不正確;此時教師可以明確指出對於學生的期許,即「盡己所能思考,運用經驗或證據等不同想法,挑戰彼此立場。」
另一種討論形式Cumulative Talk(累積談話)與Exploratory Talk兩者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前者並未加入「挑戰想法或立場」的元素。學生依然必須合作,但並非反駁他人或進行辯論,而是互相幫助,透過引述或補充前一位同學的發言,來達到不斷累積談話內容,進而獲取知識的目的。又因為在EMI中的主要使用語言並非母語,採用Cumulative Talk也較容易觀察到學生透過討論單字或內文等方式,協助彼此理解文意內容,並延伸出更多見解。
在鷹架支持(scaffolding)的一環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塑造出合適的自主討論環境。比方說肯定學生發言、給出明確回覆(例如,以「你方才的舉例非常恰當」,取代「沒錯」此種不明顯的回應),或是鼓勵學生進一步闡述其回應內容。另外,教師也可以挑戰學生的發言,使其換個角度或方式思考,例如「我的看法不太一樣,或許你可以這樣想…」,尤其是在學生的想法或理解可能有明顯錯誤時,教師可以使用此類型問題,來幫助學生自己找出錯誤之處。
Murphy教授帶領本次工作坊,詳細探討了深度討論的實行方式與價值所在。建築在傳統教學法之上,同時有教師在旁適時引導或提示,深度討論讓學生能夠真正活用語句與思考,以表達各自看法與見解,並透過不同討論方式,達到學習目的,成為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