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 2.8讓教學互動再出新招!
發佈時間: 2016-12-05 13:55:14
文/臺師大教學發展中心
對於大學教師而言,今日的學生學習習慣可能產生了巨大改變,一批批的新進學生,逐漸以「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為多數,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專注,如何讓習於立即反饋的年輕世代維持學習興趣,都是現今大學教師經常思索的問題。
為幫助教師及教學助理更加熟悉Moodle數位學習平臺的應用,105(1)學期教學發展中心已舉辦5場次「快速上手Moodle 2.8」研習講座,11月份更安排2場次「教師使用Moodle經驗分享」,邀請校內四位「Moodle重度使用者」來分享新版Moodle的課程經營經驗與心得。
以科技整合各種教學方法
應華系張瓅勻老師在分享中指出,最初她使用Moodle的契機,是要利用繳交作業功能,而在參加幾次教發中心所辦的研習後,開始更深入地應用Moodle功能,並藉此與學生產生更多的互動。首先在作業部分,張老師指出Moodle不僅可以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次回饋,也能夠透過簡單的設定,將準時繳交的學生與遲交的學生做出區隔,可以減免許多老師評分管理上的負擔。張老師也發現,學生們在Moodle上的互助學習,可以帶出更多同儕鷹架效果,例如應用Moodle產出課堂的共筆資料互相分享,讓教師的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教師而言,科技只是輔助工具,主體仍然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而Moodle在教學上的應用,有點像是各種教學法的套裝組合,利用它可以進行專題、問題解決、合作學習或小組討論等活動,讓教師的教學更有成效。
提升師生互動與教學效率
地理系王聖鐸老師對於Moodle的應用也卓有心得,透過Moodle傳遞訊息,有時比請班代去傳達要來得快速。雖然學生更習慣使用Facebook,使用Moodle還是最公正的作法。王老師認為Moodle就是實體課堂的虛擬延伸,可以達到公平、保全、避免爭議、電子化和無紙化等理念。在每堂Moodle課程首頁中明確公告課程目標,以此作為喚醒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種方式。Moodle亦可根據教師需求更改格式及佈景主題,設定每堂課不同的課程圖片與摘要,這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程的印象,也能更快速地識別所開設課程。不僅如此,更進一步依據課程需求調整Moodle頁面格式。王老師肯定Moodle對於提升課程效率的輔助功能,對於學生的狀況也能立即掌握並給予回饋,建議教師可透過各種數位科技的搭配應用,達到更有效率的教學成果。
促進參與並掌握學習狀況
英語系胡佳音老師分享的是,運用測驗卷功能來瞭解學生學習狀況,將課堂即時小考測驗,轉化為出席點名方式。基於胡老師自身的語言學習經驗,在英語教學中會不斷地思索如何引發同學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而設計各種小測驗,例如透過題庫功能,讓同學參與出題過程並集結為共筆資料庫,反饋給所有同學進行反覆練習。也利用設定「信心加權」的小技巧,來瞭解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反映出的疑惑或錯誤觀念。胡老師分享時再三強調,Moodle課程中的測驗卷皆是不計分的,讓同學願意投入更多時間練習和思考,才是她對課程的最大期待。
多元計分讓評量更具彈性
數學系郭君逸老師也提及,數學課程的教學與語文科系較為不同,在設計測驗卷時,題目之間常常都是有關聯性的,並不宜使用隨機出題,而比較適合用題組型來表達。且Moodle中是非題及選擇題可自動批改給分,在操作上亦十分便利。郭老師更進一步呈現Moodle成績功能的多元應用,例如在評分設定中,Moodle系統已可因應師大已改為等第制,輕鬆地轉換評分方式。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以量尺方式,直接用等第制(X -> A+)級別評分;第二種則是透過文字轉換方式,老師可輸入原始0-100的分數,並經過系統轉換以等第制(X -> A+)級別顯示給學生。同時,郭老師也示範如何匯出原始成績,透過Excel檔案的數學公式,進行更多特別的計分方式。例如如何在多次小考中取分數最高的前幾次成績、等第制評分的再次調整、不必更動名單順序的排名方式等。
Moodle 2.8已逐漸步上軌道,經由師大老師們的巧思與設計,相信能更加發揮科技工具的輔助功效。教發中心在下學期也將辦理更多Moodle進階功能的工作坊,請持續關注教發中心更多的活動訊息。
- 活動影音及相關簡報請至連結網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