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框架‧整合學習─PBL教學專題演講
發佈時間: 2016-04-28 11:26:50
文/陳均旻(臺師大教學發展中心專任助理)
臺師大教學發展中心訂於105年04月22日辦理「Principl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專題講座」,由UBC教授Dr. Pawel Kindler主講,針對PBL教學法之內涵與原則進行說明。
顛覆傳統,在「學」與「被教」之間
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曾於他場演講中指出「台灣的學生不喜歡問問題;有的人不敢問,有的人不想問」,習慣以「標準答案」的絕對單向學習,彷彿就是臺灣學生於課堂的正軌。而當這樣的教學體制,遇上「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會產生出什麼樣的火花?在「不被教」的情況下如何學習?又自主學習該如何達到最佳成效?正是今日PBL專題講座所要傳達的思考。
什麼是PBL ?
透過簡單的實例或情境,藉由小組討論方式,來達到思考與自主學習目的。小組式學習的優勢除了增進知識外,也強化了溝通技巧、資訊分享和促進團隊合作等多面向,因此,PBL又被視為是結合知識以及培養技巧的學習方式。Dr. Kindler表示,PBL是一種高等教育趨勢,目前多應用於醫療教育與法律等教學領域,有別傳統的「被動吸收」,自過去教師中心轉為學生本位,課程內容亦從教科書轉移到情境討論,達到跨領域的整合思考。
PBL如何運行?
在東方慣有偏填鴨式的教育體制下,學習者的創意與思考空間多數受到擠壓,造成學習根植與「背多分」模式,而PBL的教學則是希望能藉生活化的教案設計,讓學生在課前根據自身不同的背景蒐集資料做功課,再透過小組時間討論,使得學生不只能學習如何解決問題,還能學會如何探索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則擔任多重身分之協導:課程設計者、活動引導者、進程監督者及評鑑回饋者;每位老師皆應受過相關教學訓練,以學習者角度思考,非提供直接答案而是協調帶領,創建一個安心/準備好的學習情境,並給予尊重,讓學習者透過討論與發表,達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目的。
講座最後,Dr. Kindler以簡單的圖示勾勒出教師角色及教學原則,提供所有與會者思考於當前的教學場域中,是否合適運用此教學法?又該如何進行教案設計?華研所吳同學則於會後表達對於PBL教學法的創新想法及嘗試意願,透過本次講座能建構初步原則概念,唯尚有需思考及克服之困難點,期盼能於後續5月6日的實作工作坊中再次討論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