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教師教學成長社群


全臺教師教學成長社群分享會

為提供全臺灣優秀教師有交流的平台,並鼓勵教師能夠精進社群完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於1月15日舉辦「全臺教師教學成長社群分享會」,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師石蘭梅、師培學院教師吳淑禎、徐秀婕、英語學系劉宇挺、羅美蘭、化學系劉沂欣、華語文教學系曾金金、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高松景,以及左營高中輔導教師李佩珊、大王國中專任輔導教師洪玉玲、國立政治大學教師楊健威、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師Nicholsa Sumares、、雲林科技大學教師王世豪,分別依各社群特色與目標進行分享…..(詳細文章請見此處連結)


2019高等教育跨領域教與學研討會暨TPOD會員大會

為打造台灣公私立大學教師以及關心高等教育人士間能夠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同大學、臺灣高等教育專業發展網絡(TPOD) 於11月29日,共同舉辦,「高等教育跨領域教與學研討會暨TPOD會員大會」,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慈濟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大同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國立交通大學、馬偕醫學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靜宜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十多位學者專家,針對四大論壇主題進行分享,分別為「Learning isn’t what you think: Lessons from the Learning Sciences」​、「國際高等教育教學發展觀察」、「推動跨領域教與學之經驗」、「共同教育之經驗」等議題。

 

 

 


全臺教師教學成長社群期中分享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12月19日於樸104室辦理「全臺教師教學成長社群期中分享會」,邀請參與社群的計畫主持人、成員及助理一同分享計畫執行的期中成果,教師們依據社群的願景及目標規畫相關活動,按進度表進行各項活動(諸如:專書出版、跨域合作、協同備課、教學觀察與回饋、新進教師輔導、主題經驗分享、案例分析、教學媒材研發、教學方法創新、……等),讓參與分享會的成員們收穫良多,計畫更透過跨校教師的串聯,號召更多熱血的心,追求更好的教學成效。

 

 

 

 

 



全臺教師教學成長社群

促成跨校專題教學等社群,藉由校際資源共享,定期舉辦精進交流及專業知能工作坊,營造教師互助共學教學氛圍,提升教師教學知能。

教室觀察與專業回饋之教師社群    卯靜儒教師

社群組成:台師大教育學系、台師大師培中心,台師大英語系、台大師培中心、東華師培中心、中正教育學研究所

社群屬性:同儕觀課與回饋、教學研究

社群簡介:為大學階段的同儕觀課與回饋推向更專業且以研究證據導向為基礎的教師專業成長活動,期望此社群是『臺師大同儕觀課與回饋』的種子,藉由更多教師成員的認同與參與,促進臺師大與跨校教師能以“專業”觀課與回饋提升教學品質的風氣,我們也期望此社群能長期發展,未來更成為精進教學也建立高等教育教與學的研究團隊。

 

 

附件:
1. 108.10.25_師大_SoTL
2. 教師社群公開課經驗分享20190927


行動文學:腳本寫作及其應用  張瓊惠教師

社群組成:亞洲大學外文系、政治大學商學院、東吳大學英語系、東海大學外文系

社群屬性:同儕觀課與回饋、教學研究、跨域教學

社群簡介:本計畫以行動文學的理念, 成立專業社群,結合文學知識及寫作能,啟發學生進行多元媒材之腳本創作。本社群將針對英語系學生之核心能力,開設創新跨域課程,讓學生將所學之文學知識,應用於平面及影視廣告、微電影、及舞台劇之腳本創作。計畫成員並經由專業社群之協同合作、分享討論、課程觀課及回饋等,進行反省與調整,達到同儕互助的效果,促進教學精進。


行動文學:說故事的藝術及其應用  梁孫傑教師

社群組成:亞洲大學、東海大學、政治大學、實踐大學、臺北商業大學

社群屬性:同儕觀課與回饋、教學研究、跨域教學

社群簡介:本社群將針對英語系學生之核心能力,開設創新跨域課程,讓學生將所學之文學知識,透過視聽科技、網際網路和商業談判為主要探討對象,來實際活用敘事學,以說故事作為溝通的最佳利器。計畫成員並經由專業社群之協同合作、分享討論、課程觀課及回饋等,進行反省與調整,達到同儕互助的效果,促進教學精進。


生態諮商學之跨域學習專業社群  王麗斐教師

社群組成:國北教大、東吳大學、東華大學、高雄市左營高中、臺東大王國中

社群屬性:跨域教學、教學研究、同儕觀課與回饋

社群簡介:生態諮商學是一門新興的跨領域學門,強調兒童青少年的輔導與諮商工作,不僅需要考慮當事人本身,亦要將他們的生態脈絡考量進來,同時重視生態間的交互影響。由於生態諮商學目前於國際學術間正快速發展,因此若能把握時機結合學術、研究與實務三方面專長,透過跨域專業社群與課程教學之交流,不僅能豐厚此一學門知識,同時也有助於臺灣學校輔導推展與生態諮商專業品質提升。目前社群著重跨域認識與探索,並藉由相互激盪開發出生態諮商跨域合作新可能性。


問題導向學習PBL共備專業發展跨校社群  高松景教師

社群組成:東吳大學師培中心、空中大學、淡江大學師培中心、臺灣藝術大學師培中心、輔仁大學師培中心

社群屬性:教學研究、共備社群

社群簡介:本計畫是由臺師大擔任師培課程的教師自發性發起的社群, 採策略聯盟邀請北區培育中等學校師資的四所大學師培中心教師(臺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組成的跨校共備專業社群, 並聚焦探討如何應用PBL在師資培育課程教學上。本次構想深入探討PBL教學以下三個重點:(1)PBL問題情境之設計(2)依據探究歷程來設計「教師導向/結構式、教師與學生共享/引導式、學生導向/開放式」等三類PBL不同探究取向之教學單元,並反思其適切性。(3)PBL的教學評量。


華裔學習者中介語分析與教學研究  曾金金教師

社群組成:中原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大學、Duke University

社群屬性:教學研究

社群簡介:本社群以華裔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華裔學生漢語中介語成段的口說用詞、語法、言談及語用的問題,採用的方法為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並規劃與美國杜克大學合作,於108年9月至12月期間,以線上互動方式,採集華裔學生中介語語料,搭配學生所學,設計線上互動主題及教學討論,全程使用線上互動軟體錄影。藉由本社群所做的期刊及研討會論文發表,讓目前的華語系所及華語中心的全國教師針對華裔學生的中介語研究有進一步的認識,可以將本教師社群的教學研究提供給相關單位進行教學與研究應用。


大學中化學人材學、思、達之培訓  劉沂欣教師

社群組成:中研院、北醫奈米醫學、東吳化學、新北高中、臺科大、臺灣大學、臺東高中

社群屬性:教學研究、跨域教學、建教合作

社群簡介:本社群主要成員為鄰近大學(三校、中研院、東吳、北醫及新北高中)的專任教師、研究員、及系所主管,以「焦點團體(Focus Group)」的方式進行經驗分享及教學概念討論。透過不同方式的學習,參與的師長體會如何幫助學生尋找人生方向。教師社群透過共同興趣及體悟圓滿人生的概念,媒和團隊合作的「跨領域計劃」及合作開立「跨校授課(邀請講座)」之新思潮。

附件:
1. 2019.11.07_大學中化學人材學、思、逹之培訓 (進度1)


深度討論之思辯、表達、書寫大學國語文教學研究檢測計畫  胡衍南教師、王世豪教師

社群組成:中興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健行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靜宜大學

社群屬性:校、院系所推動改革之課程、同儕觀課與回饋、教學研究

社群簡介:本跨校社群以全臺灣北、中、南大學之中文、通識、數位媒體相關系所之主持人及教學創新計劃教師為主體,進行:(1)教學方法、(2)課程教學、(3)教學研究實踐、(4)教學成效檢測等四大方向的合作及研究與教學革新。並針對「學生閱讀寫作能力提升及成效」,分為「閱讀思辨能力」與「寫作表述能力」兩大方向進行教學輔導,使大學國語文教學成為學生進階語文知識、融合語言思考、激發文化創意之引導。進一步以語文的閱讀思辯教學為方針,輔助各科系學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學習中具備歸納整理、邏輯思考、精確表述、專題寫作之技能。

附件:
1. 108年度TTRC臺灣教學資源平台全臺教師成長AI與國文教學設計


綜星雲集-綜合活動領域師培大學教師成長社群計畫  徐秀婕教師      

社群組成:成功大學、東吳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彰化師範大學、臺北教育大學

社群屬性:同儕觀課與回饋、教學研究

社群簡介:本社群擬以線上討論及實體社群研討方式進行師資生教材教法相關課程規劃,研議綜合活動領域概論、綜合活動領域教材教法、綜合活動領域教學與評量及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設計與實施等課程架構,並透過社群成員共備討論,逐一完成本領域課程之授課大綱更新,結合素養導向教學,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之精神。

 


發展社會領域跨科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出版計畫  王錦雀教師

社群組成: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社群屬性:同儕觀課與回饋、教學研究、跨域研究

社群簡介:本社群團隊長期合作培養出的默契,深刻的發展跨領域教學的知能與期待,並共同朝理想前進。此共同理想對教師而言,著重在教學研究互為主體的課程教學內容(例如透過PBL 計畫的實踐與互動學習,以及透過發展跨科/跨領域的教材),從社會領域跨科/跨領域的議題到跨科/跨領域的方法,都累積一定成果。對學生而言,則透過跨領域課程發展與教學(例如公民環境素養課程),課程教學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空間切身議題去了解學科知識,以及學科知識跨領域對話對學生認識世界與養成獨立思考、判斷的重要性。

 

業務聯絡人:
聯絡人姓名:林蘇珊 小姐
校內分機:1899
E-mail:shan@ntn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