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社群讓教學不再孤單:新教學科技社群經驗分享

教師社群讓教學不再孤單:新教學科技社群經驗分享

發佈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文/梁嘉惠(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助理)

本校三位不同系所教師,因報名參與一場教學發展中心所舉辦的「如何以IRS應用設計課程-以Zuvio為例」教學工作坊,聯繫起彼此間的同儕情誼,在學期中一邊教學一邊與社群其他教師相互觀課,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互動與交流。

因緣際會 共組教師社群

同為104學年度新進教師的圖傳系張晏榕老師、公領系楊智元老師及應華系張瓅勻老師,本著對教學的熱情和「好奇心」,參與教學發展中所舉辦的工作坊,聽取講者如何在課堂上運用Zuvio教學與師生互動,更迫不及待的應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上,然而,對老師而言,這還是一場單打獨鬥,寂寞的教學旅程。在教學發展中心卯静儒主任的牽線下,三位老師共聚一堂,思索著共組教學社群的可能性,於是,名為「新教學科技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的教師社群應運而生。

同儕觀課 提升教學知能

小而美的教師社群,每次聚會都像一次久未碰面的好友叨絮著自家家務事的溫馨,相互分享教學科技運用在課堂上的經驗談,張晏榕老師運用Zuvio科技讓學生互評,結果與教師的評量相去無幾,張瓅勻老師則用在大班級的點名、複習和匿名的教學回饋,即時反應課堂狀態,而楊智元老師則是分享另一個線上免費的教學互動科技Kahoot的使用心得,權衡不同的優劣特色,對於教學應用多有啟發。教學發展中心的卯静儒主任和陳佩英副主任除了提供自身使用教學科技的經驗,傳承多年來對師大學生的觀察,更無私的提供評量規準(rubrics),引領三位新進教師熟悉師大的教學,調整或精進自己的教學。
此外,「同儕觀課」也是本教師社群的重點交流方式,一次完整的同儕觀課流程包含觀課前的會談,實際的課堂觀課,以及觀課後的會談。第一次的觀課,社群教師實際進入張晏榕老師的「錄影剪接技術」課堂上,觀察學生學習的狀況、互動的情形等,參與其中的張瓅勻老師表示,「…(觀課)讓同樣使用電腦教室授課的我,反思如何讓自己的課堂也善用電腦科技,提供學生更多實作經驗、更投入學習。」楊智元老師也透過觀課「聚焦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專注觀察某些學生的狀況,感受到其他領域教學模式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可以全然關注台上教師的風采,然後反思自己在教學上的缺失與優勢。」

教學精進計畫 串起永續的社群經營

三位老師所建立的同儕情誼並沒有跟著學期而結束,反倒是一起申請「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計畫」,延續社群的生命力,讓教學的能量持續擴大、延伸。正如同張晏榕老師所說,在社群中跟其他同儕教師的互動,讓他「更有信心嘗試一些和自己以往不同的教學方式」,身為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在這一波全球教學和學習的變革中,除了了解教學新知,也得針對課程做些調整,而教師社群正是協助老師教學精進的最佳良方!

公領系 楊智元老師

對我而言,能夠參與大學課程的觀課活動是非常難得的寶貴機會。因為當我開始成為大學教師之後,似乎便再也沒有機會可以坐在學校教室裡扮演學生的角色,尤其是當自己的年齡已經與目前的大學生差距一個世代以上,有時候站在講台上實在無法想像台下同學腦海中的運作。透過觀課活動,你可以聚焦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你可以專注觀察某些學生的狀況,你可以感受到其他領域教學模式的差異,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全然關注台上教師的風采,然後反思自己在教學上的缺失與優勢。教室向來是老師展現自我、揮灑性格的專屬空間,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欽佩願意開放觀課的老師,因為他/她不只教授專業知識與學生,同時也開放自我,讓同儕琢磨、學習、反思。

應華系 張瓅勻老師

對我而言,能夠參與大學課程的觀課活動是非常難得的寶貴機會。因為當我開始成為大學教師之後,似乎便再也沒有機會可以坐在學校教室裡扮演學生的角色,尤其是當自己的年齡已經與目前的大學生差距一個世代以上,有時候站在講台上實在無法想像台下同學腦海中的運作。透過觀課活動,你可以聚焦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你可以專注觀察某些學生的狀況,你可以感受到其他領域教學模式的差異,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全然關注台上教師的風采,然後反思自己在教學上的缺失與優勢。教室向來是老師展現自我、揮灑性格的專屬空間,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欽佩願意開放觀課的老師,因為他/她不只教授專業知識與學生,同時也開放自我,讓同儕琢磨、學習、反思。

圖傳系 張晏榕老師

對我而言,能夠參與大學課程的觀課活動是非常難得的寶貴機會。因為當我開始成為大學教師之後,似乎便再也沒有機會可以坐在學校教室裡扮演學生的角色,尤其是當自己的年齡已經與目前的大學生差距一個世代以上,有時候站在講台上實在無法想像台下同學腦海中的運作。透過觀課活動,你可以聚焦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你可以專注觀察某些學生的狀況,你可以感受到其他領域教學模式的差異,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全然關注台上教師的風采,然後反思自己在教學上的缺失與優勢。教室向來是老師展現自我、揮灑性格的專屬空間,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欽佩願意開放觀課的老師,因為他/她不只教授專業知識與學生,同時也開放自我,讓同儕琢磨、學習、反思。

回上一頁